索 引 號: | 111423LL00100/2024-57059 | 主題分類: | |
發文機關: | 成文日期: | 2024年08月05日 | |
標 題: | 呂梁市城市管理局 關于印發《呂梁市城區老舊供水管網維護改造工程專項實施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呂城發〔2024〕27號 | 發布日期: | 2024年08月05日 |
呂梁市城市管理局
關于印發《呂梁市城區老舊供水管網維護改造工程專項實施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各科室、局屬各企事業單位:
《呂梁市城區老舊供水管網維護改造工程專項實施方案(2024-2025年)》,已經市政府審定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呂梁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4月28日
呂梁市城區老舊供水管網維護改造工程專項實施方案(2024-2025年)
一、實施背景
目前,呂梁市城區老舊供水管網大部分供水壓力嚴重不足,供水管網布局不合理,現有供水布局無法保障城區供水需求,導致送水不均衡現象更加嚴重,造成輸水電耗增加,供水成本也隨之增加,城區現有的供水設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生產,制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呂梁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2023〕22次精神,決定實施呂梁市城區老舊供水管網維護改造工程項目,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二、基本情況
(一)總體概況。呂梁市城區共有供水管道約297公里,其中DN100及以上200公里。按年限分,2000年以前建設的占40%,2000年及之后建設的占60%;按材質占比分,球墨鑄鐵管50%、水泥接口鑄鐵管6%、PE管30%、鋼筋混凝土管1%、鋼管10%、其它材質3%。
(二)老舊管道。呂梁市城區DN100及以上市政供水管道中,老舊管道共21.1公里,占市政管道總長的7.1%,運行滿30年存在安全隱患的其他管道19公里。
三、改造內容
(一)改造對象
1.水泥管道、石棉管道、無防腐內襯的灰口鑄鐵管道。
2.運行滿30年,存在安全隱患的其他供水管道。
3.同步改造閘門、泄氣閥、井室、龍山清水池等設備。
(二)改造目標
1.2024年-2025年完成主干管等急需改造的老舊管道。
2.2025年底前,原則上達到城市管網漏損率<8%的改造目標,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三)改造標準
立足消除隱患、防范風險、保障安全、滿足需求,管道更新改造符合國家《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等相關規范。
四、改造原則
(一)系統改造。堅持系統規劃、分步實施,優先改造存在安全隱患、多次維修、材質落后、運行年限長、管徑大的老舊供水管網。做好與道路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排水燃氣等管道改造的統籌銜接。
(二)急改先行。在全面摸清底數基礎上,立即規劃部署,建立健全適應更新改造需要的工作機制,統籌考慮城市運行、居民出行影響,研究制定改造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改造工作。按照先急后緩、保障重點原則,2025年底前完成急需改建以及供水范圍較大的老舊供水管道改造,具體為:
1.DN200以上的主干管;
2.老舊管網集中區域;
3.居民生活密集區;
4.醫院、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重要場所。
(三)對標一流。運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高質量開展老舊供水管道改造工作。加強普查評估和更新改造全過程管理,確保改造質量和效果,同步完善運維養護體系,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五、實施計劃
(一)總體計劃
市區老舊供水管道共24.65公里,計劃2024年先行改造完成17.3公里;其余7.35公里2025年推進完成,重要路段靠前安排。具體為2024年先行完成市區久安路、長治路、團結路、賀昌路、西崖底、文化路、和平街、濱河南路、永寧中路、文豐路、步行街、永寧東路、濱河北路、新華街、鳳山路、龍鳳北大街共17.3公里(工程量的70%),2025年完成剩余龍山新村、東過境路等7.35公里。
(二)時間安排
本項目建設期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前期工作期(工作準備期),從規劃立項開始,到招標結束為止,共3個月;第二階段為工程建設期,從土建施工開始,到竣工驗收投產結束為止,初步規劃為9個月。為加快建設進度,縮短建設周期,各階段工作應盡量提前進行。
項目建設工期計劃為12個月。計劃從2024年1月開始前期工作,2024年5月底前完成財政評審,6月底前完成項目招投標,7月開工建設。
六、預期效益
近年來,隨著呂梁市城市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迅速發展,國民經濟總產值逐年增長,產業結構日趨優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用水的需求越來越高,供水問題日益凸顯,制約經濟社會的發展。本項目實施將不僅為城區居民的用水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也將為城區供水系統的不斷完善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工程實施社會意義重大,具體為:
(一)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通過管網更新改造,減少漏水和滲漏,提高供水管網的水資源利用率。
(二)供水質量和供水能力提升:通過設備更新和替換,提高供水質量和供水能力,滿足城市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解決供水矛盾,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能耗和運營成本降低:優化供水管網布局,縮短供水路徑,減少輸配能耗和運營成本。
(四)提升城市品質和經濟發展:該工程的實施,將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為企業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保證,有效吸引外部資金注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七、保障措施
(一)積極籌措資金
根據市審批局初設批復文件(呂審批發〔2024〕11號),項目建設總投資12234.98萬元。其中,工程費10552.01萬元、設備費150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840.42萬元,預備費692.55萬元。資金來源除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外,其余部分由地方財政解決。
(二)壓實各方責任
城市管理部門作為項目實施責任主體,要成立項目專班,建立健全供水老舊管網改造運行機制,細化工作流程做好統籌、指導、協調和推進改造工作。項目專班具體負責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程招投標,對工程實施過程中質量、進度、安全等方面進行全面監管。市、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審批、建設、交通、園林綠化、文保及屬地街道等部門單位通力協作,簡化各項審批環節,實行“綠色通道”一站式審批,提高手續辦理效率,各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力推動項目落地投用。
(三)廣泛宣傳動員
老舊管道改造大多集中在城區,現場條件復雜,施工協調難度大。在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會同供水企業充分對接屬地街道、社區,全力做好溝通、協調,適時開展針對性宣傳,讓群眾知曉理解改造工作的重要意義,主動支持、積極配合,確保改造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