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1423LL00100/2025-37293 | 主題分類: | |
發文機關: | 呂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成文日期: | 2025年06月06日 |
標 題: | 呂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關于印發《呂梁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5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呂發改財金發〔2025〕147號 | 發布日期: | 2025年06月06日 |
呂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關于印發《呂梁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5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發改局:
現將《呂梁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5年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呂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6月6日
(此文主動公開)
呂梁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5年行動計劃
為深入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及工作要求,切實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對促進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支撐保障作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行動計劃。
一、完善信用政策制度體系
推進落實《山西省社會信用條例》,不斷健全完善市場監管、 交通、生態環境、能源、文旅、家政等重點行業領域信用管理制度體系,提升行業領域信用工作質效。貫徹落實《山西省守信激勵措施清單》《山西省守信激勵對象名單》,健全信用獎懲機制。 更新呂梁市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和失信懲戒措施清單。(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能源局、市文旅局、市商務局等市有關單位)
二、提升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水平
(一)強化信息歸集共享
按照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及國家、省及市關于數據歸集共享的有關要求,做好數據歸集工作。提升“雙公示”信息、五類行政管理信息的上報率、合規率、及時率,杜絕瞞報、漏報、錯報、遲報,力爭實現全市“雙公示”信息三率達100%,問題數據動態清零。持續加強社會保險、新型農業主體、涉農清單、水、電、氣、納稅、不動產、科技研發等各類信用信息的歸集與動態更新。優化擴充信用信息庫,建立健全律師、金融從業人員等重點職業人群信息庫。(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醫療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能源局、市稅務局、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市司法局、市行政審批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市高新技術發展研究院、市公積金中心等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
(二)持續降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重錯碼率。根據《國務院關于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33號)、《關于進一步做好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信息回傳和校核糾錯工作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7〕836號)要求,將上級部門推送的疑似重錯碼進行核實,結合實際按重錯碼類別進行糾正,確保我市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重錯碼動態清零。(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管理局、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
三、全面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
加強對監測指標的分析解讀、定期調度,補短板強弱項。市直有關單位及各縣(市、區)要按照指標要求,按時報送、上傳相關數據,遇到問題及時與市發展改革委溝通聯系,切實推動全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顯著提升,全面推進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行政審批局、市人社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稅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局、市醫療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能源局、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司法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公積金中心等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
四、提升“信易貸”服務質效
加大信用數據整合、平臺優化、產品創新、風險分擔等推進力度,助力中小企業融資。拓展政務、金融、稅務、市場監管、社保等領域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范圍,引入多維度數據,納入水電燃氣等公共事業數據,豐富企業信用畫像,提升評估精準度。深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呂梁市金融機構的合作,做好產品信息推介和聯合開發建模工作。深入挖掘我市特色產業,設計專項信貸產品,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開發“一站式”融資服務功能,支持企業發布需求、金融機構競標響應。(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呂梁市分行、市財政局、呂梁金融監管分局等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
五、深化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推進構建以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為基礎、以行業信用評價為重 點的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持續拓展信用監管覆蓋領域,在文 ?旅、養老服務、家政、科研、水利、知識產權、價格、統計、進出口、節能、禁毒、公共資源交易等重點領域深化信用分級分類 ?監管,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結合,與抽查檢查對象名錄庫對接,在 ?制定“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抽查工作計劃時,綜合運用評價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對相關監管對象的抽查比例和頻次,實施 ?差異化監管。(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文旅局、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統計局、市能源局、市公安局、市行政審批管理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稅務局等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
六、加強政務誠信建設
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堅決糾正“新官不理舊賬”“擊鼓 傳花”等政務失信行為。建立健全政府采購、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領域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制度,依法依規將機關、事業單位的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推送歸集 到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持續開展失信政府治理,實現政府、事業單位失信被執行人動態清零。做好公務員錄用、調任社會信用記錄查詢工作。(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司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民營經濟服務中心、市人社局、市稅務局等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
七、深入探索開展專項信用報告替代無違法違規證明
針對需要經營主體出具各類無違法違規證明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梳理編制專項信用報告替代適用領域目錄,在市場監管、人社、生態環境、政府性資金申請等應用領域逐步開展試點,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不跑路,切實簡化經營主體辦事手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全量歸集、補充完善和及時更新專項信用報告需核查的公共信用信息,明確統一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標準及共享范圍,按照“誰形成、誰負責”原則,保障數據的全面性、合法性和準確性。(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行政審批管理局、市人社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民營經濟服務中心、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
八、拓展惠企便民信用應用場景
深入推進“信易+”惠企便民應用,推廣創新經驗做法,引導鼓勵相關部門先行先試,拓展創新“信易+”場景,探索信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消費環境、助力民生品質提升的發展路徑。開展消費領域“信易+”工程,組織開展誠信消費商圈、步行街培育活動。深化銀稅互動,創新開發銀稅合作產品,充分釋放納稅信用紅利。探索開展“信易游”“信易醫”等試點,在創新“信易+”場景應用上積極探索,并及時總結經驗。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呂梁市分行、市商務局、市稅務局、市文旅局、市醫療保障局、市衛健委、市交通運輸局等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
九、加強誠信文化建設
充分發揮信用呂梁門戶網站、各類新聞媒體的宣傳渠道作 用,積極宣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政策法規及工作動態,推廣社會 ?信用體系建設亮點舉措和典型案例。將信用政策、信用措施、信用理念嵌入各類主題宣傳日、主題活動和各類型國民教育中,廣泛開展信用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活動,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6·14信用記錄關愛日”等活動,營造誠實守信社會氛圍,不斷厚植信用文化,讓守信觀念深入人心。(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呂梁市分行、市教育局、市商務局等市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