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1423LL00100/2023-79380 | 主題分類: | |
發文機關: | 呂梁市應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3年07月04日 |
標 題: | 關于印發《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呂應急發〔2023〕130號 | 發布日期: | 2023年07月04日 |
呂梁市應急管理局
關于印發《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呂應急發〔2023〕130號
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有關企業:
根據《呂梁市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呂梁市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呂安發〔2023〕6號)要求,市局研究制定了《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現印發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呂梁市應急管理局
??????????????????????????????????????????????????????2023年7月4日
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
專項行動方案
為深刻汲取近期各類事故教訓,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排查非煤礦山重大安全風險隱患,推動重大事故隱患整改,嚴防各類事故發生,全力扭轉被動局勢,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市局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國家、山西省安全防范工作緊急視頻會議精神,堅持“兩個至上”,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進一步壓實責任、完善舉措、加強聯動,有力有效全面化解安全風險隱患,堅決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主要目標
結合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綜合整治、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將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作為當前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抓手,堅持“嚴執法、零容忍、全覆蓋”原則,全面排查治理非煤礦山、尾礦庫企業安全風險隱患,嚴厲查處打擊非法違法行為,真正樹牢夯實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切實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確保全市非煤礦山尾礦庫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三、組織領導
成立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領導組,負責對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組 長:李永勝 呂梁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
副組長:高新春 ??呂梁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成 員:杜四軍 呂梁市應急管理局非煤礦山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
??????????????????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主要負責人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應急局非煤礦山安全監督管理科,負責組織協調專項行動,收集匯總上報工作進展情況,組織開展市級督導檢查,完成領導組交辦的其他事項。辦公室主任由非煤科科長杜四軍兼任。
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要參照本方案成立組織機構,統籌推進專項行動方案的制定和組織實施,強化統籌協調,收集匯總信息,跟蹤督辦落實,推動專項行動扎實開展。
四、重點內容
重點檢查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配備情況;各級各崗安全生產責任制、作業規程、崗位操作規程、圖紙資料等安全管理和技術資料的修訂完善情況;職工培訓、現場管理、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投入、企業領導現場帶班作業、地下礦山圖紙交換等制度的落實情況;日常巡查檢查工作執行情況;礦級(廠級)、科室(車間)、班組安全檢查及臺賬的記錄完善情況;是否設立應急救援隊伍或簽訂應急救援協議、建立聯動響應機制,是否充足配備儲備應急搶險救援物資,是否按規定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是否按照《關于印發<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資〔2022〕136號)和山西省相關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
1.地下礦山方面,重點排查:
(1)是否確保安全出口暢通、井下排水設備設施運行正常;
(2)是否對井口低于歷史最高洪水位的礦井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是否嚴格按設計留設防隔水礦(巖)柱、設置防水門、地面截排水設施;
(4)是否查明采空區分布和積水狀況并及時進行工程治理;
(5)是否對易受山洪泥石流威脅的地下礦井、采空區、塌陷區、老窯積水區等進行巡檢排查。
(6)是否組織并督促轄區內非煤礦山企業按要求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制定并落實治理措施,對采空區治理工作進行全過程監督。
(7)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及復雜的,是否嚴格落實“三專兩探一撤”措施(配備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專門的探放水隊伍、配齊專用的探放水設備,采用物探、鉆探等方法進行探放水,在遇到重大險情時必須立即停產撤人);水文地質類型復雜的,關鍵巷道防水門設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露天礦山方面,重點排查:
(1)是否制定并嚴格落實防排水措施;
(2)是否對位于不穩定山體、危崖威脅區域內的工業、辦公和生活場所采取搬遷、隔離等安全措施;
(3)是否對排土場、磚瓦粘土取土場地面出現沉降、開裂、坡面鼓出或地基鼓起等現象采取應急防范措施;
(4)高度200米及以上邊坡是否建設在線安全監測系統。
3.尾礦庫方面,重點排查:
(1)是否對壩體進行安全檢查及維護;
(2)尾礦庫汛前是否開展排洪系統質量檢測、調洪演算、復核防洪能力、確定汛期安全運行控制參數;
(3)是否及時對截排洪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
(4)排滲設施運行是否正常;
(5)安全監測系統是否運行正常,停用和已閉庫尾礦庫是否排干庫內積水;
4.動火作業方面,重點排查:
(1)重點環節是否實施特殊時段嚴格管控;
(2)是否嚴格規范、嚴格履行電氣焊等動火作業前期審批、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個體防護、現場監護、應急準備等工作要求;
(3)是否強化動火作業的應急處置,是否做到作業前有預案、作業中有監護、應急有準備、處置科學規范。堅決整治作業方案審批不嚴格、風險危害辨識不全面、風險管控措施不到位、現場監護和應急措施不落實等隱患問題。
5.外委作業管理方面,重點排查:
(1)是否存在違法分包轉包、掛靠資質等行為;
(2)是否存在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采掘施工企業和外包工程項目部;
(3)外委單位是否有健全安全生產組織機構,配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
(4)項目部負責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是上級法人單位的正式職工,且未在其他項目部或者單位兼職;
(5)采掘施工企業是否對項目部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對項目部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與考核;
(6)采掘施工單位是否與礦山企業簽訂安全管理協議,依法按協議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安全生產管理基本制度;是否按規定配備滿足現場作業要求的裝備,按照有關規定制定施工組織方案并實施;是否嚴格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否嚴格執行領導帶班下井制度;是否制定特種作業、動火作業、交叉作業等高風險作業管理制度或措施并落實。
五、時間步驟
(一)大排查階段(6月20日至7月5日)。
1.全覆蓋無死角排查。各縣(市、區)要梳理分析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開展拉網式、地毯式、解剖式大排查和風險辨識管控,確保查準查深、查到位。同時,嚴格落實常態化排查制度,做到不停頓、不斷檔、不留白。
2.各層次多形式排查。采取企業自查、部門專項檢查、群眾監督舉報等方式方法進行全面排查,在企業自查的基礎上,縣級局進行全面檢查,市局重點抽查。同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公開電話、郵箱等舉報渠道,接受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助力隱患排查。
3.落實分級分類管理。對排查出的風險隱患要做到“一企一策”,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五清單”,分級分類實施閉環管理。
(二)大整治階段(7月6日至8月5日)。
1.對癥下藥,分類處置。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與隱患,堅持一般問題即查即改、重大問題緊盯不放的原則,能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責令限期整改,并做到持續跟蹤整改到位;查出重大隱患的一律立即停工停產整頓,并制定整改方案,細化責任、到人到崗,明確目標與要求,確保不安全不生產,整改到位再復產。對重大隱患限時整改不了的,一律關閉取締;對非法生產經營的,一律關閉取締;對通過整改仍不能達到安全生產標準的,一律關閉取締。
2.閉環管理,動態清零。對排查發現的問題與隱患,全部建立問題隱患清單、隱患整改銷號臺賬,實行常態排查、動態清零、閉環管理。對排查出的重難點問題要緊盯不放、一抓到底,對非法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格落實“四個一律”執法要求和“五個一批”執法措施,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三)大提升階段(8月6日至8月20日)。
1.健全各項機制。通過安全責任鏈延伸、差異化壓實各級安全責任、打通責任梗阻等措施,健全完善并嚴格執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推動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與應用,健全完善隱患源頭治理的長效機制,真正做到終端見效。
2.嚴格監管執法。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十五條硬措施及省、市貫徹舉措,對違法行為和生產安全事故嚴執法、重處罰,倒逼企業安全隱患治理“被轉主”。同時,要創新優化監管方式,對企業主動自查隱患不處罰或輕處罰、對被動執法檢查問題重處罰或頂格處罰,推動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始終保持安全生產監管高壓態勢,做到檢查必執法、執法必問責、問責必見人見事。
3.強化宣傳培訓。分層分類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宣傳、教育,提升領導干部、企業主要負責人、車間班組長抓安全生產的能力;深入開展安全宣傳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五進”活動,增強群眾安全防范意識和避險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局要高度重視此次專項行動,加強對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狠抓責任落實。要進一步細化行動方案,建立工作機制,全力以赴開展好專項行動,確保落地見效。
(二)做好統籌協調。各縣(市、區)局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防風險保安全大調研、重點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等重點工作安排部署,統籌安排,同步推進,共同落實。
(三)密切協同配合。各縣(市、區)局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三管三必須”要求,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相互配合、齊抓共管、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加強聯系溝通,及時掌握工作進展,確保步調一致、同頻共振。
(四)注重建章立制。各縣(市、區)局要對專項行動進行認真總結,深入分析共性問題和重大隱患,深挖背后的深層次矛盾,梳理出在法律制度、政策措施、標準規定等方面需要建立健全、補充完善的內容,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鞏固和擴大活動成果。
(五)及時總結上報。各縣(市、區)局要分別于每階段末將
本階段工作情況報市局非煤科,市局非煤科負責整理上報市安委辦。
聯系人:杜四軍 韓新計
聯系電話:0358-822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