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1423LL00100/2025-38260 | 主題分類: | |
發文機關: | 呂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5年06月05日 |
標 題: | 關于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49號建議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呂工信運行函〔2025〕29號 | 發布日期: | 2025年07月07日 |
王雁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資源型企業助推呂梁鄉村振興的工作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發揮資源型企業產業優勢,促進鄉村產業升級
一是助力企業發展。2022年4月印發《呂梁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2024年10月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聚焦減輕企業負擔、強化創新激勵、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等多個方面為廣大企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打造了集政策發布、政策推送、政策申報、智能審核、資金兌現、效能監督以及政策評價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政策兌現服務平臺“呂梁政企通”。通過一系列舉措,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提高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二是引導企業參與。按照政府鼓勵、政策引導、企業主體、市場主導原則,充分利用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結合鄉村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特色原材料實際,支持引導各類企業挺進鄉村振興主戰場,積極參與開發鄉村產業,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帶動群眾共同富裕。三是持續開展“百企帶百村”行動。打破財政單打獨斗思維,創新模式,充分發揮我市民營企業實力雄厚優勢,開展“百企帶百村”行動,由100戶民營企業對10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實施產業、就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消費“五包聯”,探索“企業投資+村民入股”“資源置換+產權交易”等新模式。
下一步,將引導資源型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加強與農業、林業、文旅等產業的融合,特別是圍繞八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和農業、文旅專業鎮建設,積極扶持鄉村農產品加工、文旅等產業發展,推動鄉村產業的現代化和高端化發展。
二、關于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提升鄉村發展動力。
一是強化科技人才引育。我市以“短、頻、快”校招方式為主,社會公開招聘并行,引進1600余名緊缺專業優秀高校畢業生。特邀5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博士參加“英才英雄地博士呂梁行”活動,通過“體驗式”宣介吸引56名博士與28家企事業單位簽訂引才意向。出臺《呂梁市使用事業編制引育重點產業人才實施辦法(試行)》,引育重點產業人才帶事業編制身份到企業工作,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為企業深入參與鄉村振興打牢人才基礎。二是推動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這把“金鑰匙”,人才興則鄉村興,人才強則鄉村強。2025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期間,市科技局組織“三區”科技特派員深入全市十個貧困縣,開展“科技政策進企業,創新驅動促發展”專題培訓會10場,各縣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及近年來承擔省市級科研項目的單位代表共500余人次參加了培訓。通過科技創新政策賦能,進一步激發了貧困地區企業創新活力,推動傳統產業向“科技+生態+品牌”方向轉型。三是實施農民技能培訓。分類實施精準技能培訓,常態化開展脫貧勞動力培訓意愿和培訓需求摸底排查,按照培訓需求清單和項目清單,針對性開展訂單式、項目制培訓,在促進脫貧勞動力應培盡培、愿培盡培的同時,提高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脫貧地區勞務品牌建設提質升級,在勞務品牌培訓方面,將脫貧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難群體作為優先對象。
下一步,持續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根據個人素質、興趣,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提升脫貧勞動力在務工市場的競爭力。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加快建設縣有技術專家、鄉鎮有農技專崗、村有農技前哨的基層農技服務網絡。深化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完善選配、管理、考核、激勵機制,實現科技特派員向縣級延伸。
三、關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改善鄉村發展條件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持續開展新農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千方百計確保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生產生活環境更加美好,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一是大力實施村莊道路暢通提升工程,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確保到2025年新改建“四好農村路”2414公里,完成568公里“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建設。二是繼續實施農村供水保障鞏固提升工程。健全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長效運營機制,確保到2025年,全市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0%,自來水普及率穩定在92%以上。三是持續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力度,穩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清潔取暖,大力推廣應用光伏、風電、沼氣等清潔能源,大力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統籌解決群眾“暖、氣、電”方面的突出問題。
下一步,將持續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發力,在保證“路、水、暖、電”等傳統基礎建設的前提下,持續實施電信普遍服務建設項目,分類開展農村千兆網絡建設和5G網絡覆蓋工程,推動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優化升級。
四、關于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
一是如期完成焦爐改造升級。制定出臺《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動呂梁市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截止2023年底,全市焦化企業全面實現干法熄焦,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關停4.3米焦爐及不達超低排放標準的其他焦爐。二全力實施“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項目36個全部開工,22個工程主體完工,開工率、完工率分別達到100%、61.1%;黃河干流流經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49個項目,年內要求開工48個已開工44個,開工率91.7%,累計完工20個,2024年要求完工18個已全部完工。三是做好土壤隱患排查治理。2023年全市列入土壤重點監管單位名單的60戶企業,其中停產8戶,完成土壤隱患排查的50戶;排查出的土壤隱患共434個,完成整改384個。17塊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為100%。完成367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達22.6%,超額完成了“十四五”治理任務率。四是抓好呂梁山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呂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工程39個項目已開工37個,其中年度44.6萬畝生態保護修復、94.5萬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任務實現“雙達標”。國土綠化行動成效顯著,人工造林、森林質量提升等試點示范任務完成13.6萬畝,持續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下一步,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牢綠色發展理念,狠抓植樹造林、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工業改造提升等各項工作,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共贏。
五、關于深化企業與鄉村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我市積極組織引導各類企業發揚“呂梁精神”,發揮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優勢,脫貧攻堅期間精準結對669個貧困村,幫扶11.65萬人,實施項目1049個,投入資金5億余元,產業帶動、就業消費、金融互惠,統籌推進多種模式幫扶,為推動全市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作出了積極貢獻。在鞏固銜接階段,企業肩不換擔,繼續腳踏鄉村振興路。市屬重點國企離柳集團近年持續開展“農產品助銷暖心工程”,先后投入900余萬元,采購臨縣、中陽、孝義、石樓等地特色農產品,助力當地農戶增收及農業發展。圍繞“志+智+產業帶動”這條主線,投入近600萬元為臨縣石白頭鄉建設大型養鴨基地,籌集1000萬元作為臨縣青塘粽子產業發展基金。先后以現金方式定向捐贈2900多萬元用于支持地方精準脫貧、農村產業扶持、鄉村振興、鄉村文旅融合發展等。山西匯豐興業集團投資1.6億元興建柳林縣曹家山新農村,將360套精裝修住房無償捐贈村民。先后出資4億元,修建5個新農村,惠及3000余人。呂梁市華宇廣告公司在方山縣莊上村投資建設蒲谷香艾草加工基地,采用“政府+企業+農戶”三位一體的利益聯結模式,帶動周邊300余戶致富增收。
下一步,引導企業結合自身優勢與農業、文旅等產業融合,扶持鄉村農產品加工、文旅等產業發展。鼓勵引導企業強化社會責任擔當,開展結對幫扶,幫助農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
以上答復您是否滿意,如有意見,敬請反饋。
???????????????????????????????????????????????????呂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