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呂梁市科學技術局 更新時間:2018-12-20
2019年,市科技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繼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人才引進機制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轉型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一、加強科技合作交流,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引深與簽訂合作協議的校所的合作。?
(一)加強科技人才引進力度。繼續落實《呂梁市開發區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實施意見》,按照申報、評審、考核等相關程序,本著認真負責及穩步推進的原則,對我市各類開發區引進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和科技創新平臺所對應的支持政策,計劃成熟一批,支助一批,把市政府出臺的這項好政策真正落實好并使用好該專項經費。?
(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借助市人大督促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契機,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鼓勵我市企業與高等院??蒲性核献鹘⒖萍汲晒D移轉化中試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后一公里。以企業技術需求為導向,構建市科技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加強線上需求征集,開展線下項目對接、路演活動。對科技成果轉化在我市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給予技術輸出方其技術合同成交到賬額3%的補助。?
(三)引深簽訂合作協議校所合作。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暨人才技術合作簽約項目落地見效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引深呂梁環渤海、環長三角、環珠三角招商引資簽約項目暨引進人才技術項目的落地工作。?
二、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
狠抓產學研深度結合,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轉型。要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人才創新“多輪驅動”,加快推進全方位、全體系、全領域創新,把創新打造成呂梁最強勁的發展引擎。一是以產業轉型為導向,全面提升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能力。支持企業緊盯科技發展政策動向,積極申報科技創新類項目,爭取一批重點項目進入國家和省科技計劃盤子。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市排名前十位的企業給予獎勵。對首次、連續3次通過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獎勵,力爭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0戶。二是以產學研結合為路徑,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呂梁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措施(試行)》要求,支持民營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全年新發展1個省級、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孵化器。支持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市排名前十位的企業,根據其研發投入給予科研經費獎勵,對引進人才在呂梁實際工作天數給予獎勵。鼓勵企業主動聯系對接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校企、專家多元化合作。對創建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孵化中心和中試基地,達到國家級、省級、市級標準的,一次性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建設經費支持。對新設立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建站補助。要深入開展“雙創”活動,支持離石、孝義、中陽建設省級雙創示范基地,交城創建國家首批創新型示范縣。三是以深化人才體制改革為抓手,構建聚才育才引才用才的生動局面。重點在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上下功夫。要建立科技人才引進專項資金,對具體承擔我市轉型發展重大科研項目、傳統產業項目技術革新的“兩院”院士、高技能領軍人才和博士研究生,分別給予1000萬元、8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科研項目資助。建立定期聯系高層次人才機制,主動跟蹤服務、定期聯絡,經常把聘請的院士專家請進來,傾聽對轉型發展、科技創新的意見建議,促進他們的研發成果、知識產權在呂梁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三、扎實推進科技扶貧和農業園區建設?
(一)繼續實施好科技扶貧專項。圍繞呂梁10個貧困縣縣域主導產業科技需求,每個縣確定不少于2個科技示范類引導項目,每個項目組織省市縣6名“三區”科技人才參與,全面實施科技特派員進鄉入村幫扶計劃。組織“三區”科技人才開展實際、實用、實效的扶貧培訓,啟智扶智當地群眾。為10個貧困縣選送50名左右自愿為農村服務的鄉土人員赴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進行食用菌、大田作物、小雜糧、設施農業、果樹栽培、養殖等方面的技術培訓,為當地培養留得住的鄉土人才。圍繞呂梁3個深度貧困縣的特色主導產業,積極為深度貧困縣爭取科技精準扶貧專項計劃5項以上,為深度貧困縣每個鄉鎮選派3名科技特派員,為貧困縣脫貧攻堅提供技術示范與支撐。?
(二)扎實推進山西呂梁國家農業園區建設。進一步理順和健全園區管理體制和運行體制,積極爭取國家“六部委”和省科技廳對山西呂梁國家農業園區的支持;對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共享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提供的諸多融資、人才、技術、成果、信息等創新平臺;力爭建成省級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示范基地。深化與中信國安社區的合作,在推進產品銷售的同時,與中信國安社區和北京恒冠國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呂梁農特產品研發設計平臺、農產品科技企業孵化器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力爭使呂梁農業科技園區的農產品走出去,將市外先進的技術和優秀人才引進來,實現科技資源的良性互補和互動。?
(三)穩步開展百家院??萍汲晒呋鶎幼哌M呂梁活動。按照《科技日報社 呂梁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百家院??萍汲晒呋鶎踊顒拥暮献鲄f議》,緊密結合我市支柱和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加強與科技日報社和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的聯系,深入推進“百家院??萍汲晒呋鶎幼哌M呂梁活動”,對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的企業和有關專家搞好跟蹤聯系和服務對接,力爭合作能夠真正落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和科技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