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呂梁市科學技術局 更新時間:2025-04-29
各市科技局,省直有關部門,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優化重組山西省重點實驗室體系,提升重點實驗室建設質量,更好支撐服務高質量發展,我廳繼續通過充實提升、調整優化、整合強化、撤銷、新建等方式,組織開展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工作?,F開展工程制造、生物農學、醫藥健康等3個領域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和新建申請推薦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
(一)各主管部門(歸口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工作,立足全省重大戰略需求,認真梳理本地方、本部門各領域重點實驗室建設情況,指導、推動各依托單位做好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工作,精心組織,認真審核,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組織推薦工作。
(二)各依托單位要切實承擔省重點實驗室建設主體責任,充分認識優化重組的重要性,按照優化重組工作要求,對所屬各重點實驗室進行梳理,整合優勢資源,做好本單位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
(三)省重點實驗室應具備有應用場景、有項目支撐、有成果產出、有固定投入、有企業參與的要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二、擇優推薦
(一)按照“誰主管、誰推薦”的原則開展組織推薦工作。同一申請只能通過第一依托單位的主管部門推薦,并在其他依托單位的主管部門備案,不得多頭推薦。
(二)同一平臺同一年度僅限申報一次省重點實驗室或省技術創新中心。已建設國家或?。ㄖ攸c)實驗室、國家或省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或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或省工程研究中心的平臺及其人員不得重復申請。同一科研人員、同一成果、同一儀器設備、同一實驗場所等科技資源不得多頭申請、重復申請。
(三)申請省重點實驗室應提前認真閱讀并遵守《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晉科發〔2021〕95號)、《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補充規定》(晉科規〔2024〕1號)等規定,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聚焦事關長遠發展的關鍵科技領域,以解決國家和我省重大戰略需求科學問題為導向,以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或前沿技術研究為重點,與省重大戰略、重大任務、重大工程部署緊密結合,符合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布局方向,特色鮮明,方向明確。
2.依托單位要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在該領域的科技創新優勢突出、代表性強,原則上不超過3家單位,所屬學科應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第一依托單位牽頭承擔過國家或省部級科技任務,擁有發明專利等自主知識產權,產生獲得應用的重大創新成果,其固定人員、科研條件、研發成果等應占實驗室相關總量的50%以上。其他依托單位固定人員每家不少于5人,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和前期研發成果。第一依托單位為企業的,須為高新技術企業或建有專門研發機構的規模以上企業,須有高校共建,鼓勵優先與省內高校共建;第一依托單位為非企業的,應擁有省級以上重點學科(臨床重點??疲┗虿┦繉W位授予點,須有企業共建,鼓勵優先與省內企業共建。鼓勵產學研用融通發展,鼓勵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鏈核企業牽頭或參與組建,全部依托單位簽署共建協議,健全合作機制,開展實質性合作建設。醫藥健康領域省重點實驗室需由高校、醫院、企業三類單位共同建設。
3.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應在省內本領域處于領軍地位,年齡不超過60周歲,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科研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強,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過省部級(含)以上科技計劃項目或作為第一負責人獲得過省部級(含)以上科技獎勵,同行認可度高,學風作風優良,全職全時在實驗室工作,人事關系須在依托單位。人才隊伍年齡結構合理、專業布局優化、評價激勵有力,固定人員不少于50人。本實驗室固定人員須為依托單位工作人員,除另有規定外,不得在省內其他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及其分中心、?。ㄖ攸c)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擔任固定人員。
4.應為獨立法人單位或依托單位內設獨立機構;尚不具備條件的,先行實現人、財、物相對獨立的管理機制。組織管理體系完善,管理運行制度健全,具有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獨立集中的科研場地和充足的經費保障,依托單位承諾每年提供不少于10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研發場地面積不少于2000平方米;科研儀器設備原值不少于2000萬元,并能統一管理,開放共享;近3年研發總投入不少于2000萬元。
5.嚴格遵守學風建設要求,不存在重大安全、重大質量、嚴重環境問題或違法失信等情況。
6.具備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和實驗研發條件,場所通過消防驗收、檢查、許可,涉及危險物品、特種作業等的須取得相關許可證,人員具備相應的安全資質和能力。
7.整治“黃?!薄昂谥薪椤钡绕茐臓I商環境行為,除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國務院部門規章和我省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定的中介服務事項外,省科技廳、歸口管理單位和依托單位等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省重點實驗室委托中介服務機構開展服務,也不得要求省重點實驗室提供相關中介服務材料,營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省重點實驗室建設環境。
(四)符合下列情況的申請,予以優先支持:
1.緊密契合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任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進制造業等產業轉型升級、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的。
2.省重點產業鏈鏈主鏈核企業牽頭或參與的,圍繞省級重點專業鎮建設的。
3.由高層次人才領銜并擔任主任的。
4.依托單位已建設國家級或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
5.已獲批其他部門或市重點實驗室的。
6.與擁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的省外單位共建的。
7.與京津冀地區、雄安新區的優勢科研單位合作的。
8.所屬細分領域為省內空白或緊缺領域的。
三、注意事項
(一)實驗室應強化戰略需求導向,符合布局方向和研究任務要求(詳見附件),找準建設目標,凝練科學問題,設定3-5個研究方向。實驗室名稱應突出優勢和特色,具有辨識度,避免過寬或過窄,不得與其他省重點實驗室或技術創新中心名稱重復或近似,不得使用企業名;名稱應使用符合國家規范的漢字,不得使用繁體字、異體字、英文字母、漢語拼音、阿拉伯數字或標點符號等。申報時可對現有實驗室的名稱、研究方向、人才隊伍、管理體制等做適當調整,使實驗室成為集中優勢力量、代表相關領域省內最高研究水平的科研基地。
(二)每個細分領域(布局方向)建設一個省重點實驗室,遴選特色鮮明、優勢顯著的科技“特長生”,杜絕同一或相近領域重復建設。申報實驗室的研究內容和2年建設期任務指標應涵蓋布局方向要求的內容和指標。
(三)同一依托單位已牽頭建設多家省重點實驗室的,由依托單位負責對科研人員、儀器設備、科研場地有重疊,研究方向相近的實驗室進行優化重組或合并,擇優重組申報。依托單位可根據建設布局,新申請建設省重點實驗室。
(四)本通知優化重組范圍為2021年(含)之前批準的省重點實驗室,各省重點實驗室須參加且只能參加一次優化重組。未通過重組論證的,不再列入省重點實驗室序列;未參加優化重組的實驗室視為自動放棄省重點實驗室資格。
(五)2022年以來新立項建設的省重點實驗室,本次不申報,采取“邊建設,邊重組”的思路,達到重組后的省重點實驗室建設標準后通過驗收。
(六)符合條件的籌建省重點實驗室、廳市共建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其他類型實驗室,可申請新建省重點實驗室。
(七)不能完全滿足建設要求,但在某領域創新優勢突出或發展急需的平臺,也可申報,擇優列為省重點實驗室籌建對象予以培育。對批準籌建的省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和主管部門應按照管理辦法和相關要求,加大建設力度,做好籌建工作,達到省重點實驗室建設標準后,按程序向省科技廳提出省重點實驗室建設申請?;I建期限為2年,籌建期滿仍未獲批為省重點實驗室的,自動取消省重點實驗室籌建資格。
(八)依托省外單位建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由所在依托單位發文批準,山西省內單位承接或自主建設,支持其在山西建設分中心、基地等分支機構。達到省重點實驗室條件的,支持建設省重點實驗室;暫時不能滿足條件的,擇優列為省重點實驗室籌建對象予以培育。
(九)繼續支持廳市共建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要求基本滿足省重點實驗室建設條件,研發領域和方向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優勢,符合地方發展戰略需求,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較大的發展潛力,并已納入市級創新平臺建設計劃。各市科技局、山西綜改示范區管委會各限額推薦2個,由所在市政府、山西綜改示范區管委會出具推薦函,由依托單位主管部門在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推薦。廳市共建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按照“廳市共建、以市為主”的原則建設運行,主要由所在市、山西綜改示范區管委會提供經費支持和開展日常管理。
四、推薦流程及時間
(一) 推薦流程。采取網絡填報與書面推薦并行的方式,實行歸口管理、逐級推薦。申請單位登錄“山西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https://kjpt.kj15331.com:8443/stpmmp/),填寫申請書,并上傳相關附件(網絡申請相關事項請參見網絡系統使用說明),經歸口管理部門審核推薦后完成網絡申請程序。按照“誰主管、誰推薦”的原則開展組織推薦工作,同一申請只能通過第一依托單位的歸口管理部門推薦,并在其他依托單位的歸口管理部門備案,不得多頭推薦。所有提交的相關內容須經脫密處理。
(二)材料報送。申請書在申請單位、歸口管理部門網絡審核通過后,采用A4紙雙面下載打印,連同審簽后的《申請資格審查表》、相關印證材料,經膠裝、蓋章后,一并報送指定地點。為減輕科研工作者負擔,僅受理原件1份,評審后不予退還;請申請單位、歸口管理部門做好留存備查工作。
(三)截止時間。實行常態化申報、分批評審立項。本年度首批網絡系統填報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7月1日,紙質材料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7月10日(以收到時間為準)。
五、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一)政策咨詢
省科技廳實驗室與平臺基地建設處
聯系人:武衛華
聯系電話:0351-4061106
(二)材料報送
山西省科技資源與大型儀器開放共享中心實驗一室
聯系人:郭俊俊
聯系電話:0351-5281283,18635116595
地址:太原市平陽路北園街17號
(三)網絡系統填報咨詢
山西省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網絡填報系統技術支持單位)
聯系電話:0351-8065503、7199808
附件:
2.省重點實驗室布局重點方向(工程制造領域)(請登錄山西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查看)
3.省重點實驗室布局重點方向(生物農學領域)(請登錄山西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查看)
4.省重點實驗室布局重點方向(醫藥健康領域)(請登錄山西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查看)
5.工程制造、生物農學、醫藥健康等3個領域涉及重組的省重點實驗室清單(請登錄山西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查看)
山西省科學技術廳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