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呂梁市人社局 更新時間:2024-06-20
呂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工作計劃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人社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習近平總書記對人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人社工作會議部署,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力錨定各項考核指標,做好10件大事,統籌發展與安全,持續改進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為我市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人社貢獻。
第一件大事,狠抓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聯動舉辦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拓展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募集2000個就業見習崗位。開展“1131”就業幫扶等專項服務,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促進農民工特別是脫貧勞動力就業。深化勞務協作,統籌做好農民工勞務輸出工作,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深入開展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完善和落實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做好困難群體就業幫扶,落實好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失業人員再就業900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550人,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第二件大事,緊緊圍繞我市“985”重點產業鏈發展需求開展訂單式培訓。結合縣域工業產業特點,針對性開展煤、鋁、酒和新能源、新材料等工業企業職工培訓。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多渠道開發農業龍頭企業用工崗位,點對點開展農村勞動力訂單培訓。進一步做大做強“呂梁山護工”勞務品牌,轉化工作思路,改變培訓模式,依托北京今日東方、天津旺百倫等企業,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全力開展呂梁山護工訂單培訓,力爭培訓后的就業率達到80%以上。探索開展呂梁山護工職業化發展路徑,落實好護工技能等級鑒定、學歷提升、職稱評定等工作。全年計劃完成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3萬人,新增技能人才1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
第三件大事,辦好第五屆呂梁職業技能大賽。繼續組織好第五屆呂梁職業技能大賽,進一步提升辦賽水平,提高賽事質量。比賽項目既要對接省賽國賽項目,也要圍繞我市“985”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市級決賽項目(工種)不少于50個,各縣(市、區)初賽項目(工種)不少于20個。各行業(部門)決賽項目(工種)不少于3個。近年未舉辦縣級初賽的方山、石樓、文水等縣,今年必須組織初賽工作。重點抓好技能人才取證補貼等待遇落實工作,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制定技能人才獎勵辦法,明確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獎勵標準,提高技能人才收入待遇。
第四件大事,繼續做好事業單位招才引智工作。積極構建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新機制,搶抓學生擇業“金三銀四”窗口期,提前謀劃、提速啟動公開招聘工作,針對重點領域人才短板,市縣兩級統籌開展衛生、經濟、執法等九大專項校招。落實“英才崗位”制度。聚焦事業單位人才評聘需求矛盾,調整1000名中、高級專技崗位,建立“精準投放、專崗專用、單列管理”的事業單位“英才崗位”管理制度,暢通人才職稱晉升綠色通道。強化人才服務保障。落實《呂梁市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的實施意見》,優化申報辦理流程,擴大申領對象范圍,落實薪資保險、住房補貼、生活補助、子女入學、配偶安置等待遇保障,實現人才服務全覆蓋。
第五件大事,建設呂梁人力資源產業園。根據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標準,加快建成具有“集聚產業、孵化企業、培育市場、服務人才”等功能的呂梁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規劃設計人才交流服務區、人力資源產品交易區、創業創新孵化區、市校合作區四大功能區,發揮聚集、輻射、引擎、品牌效應作用,通過落實場地補貼、項目補助、引才補貼等多種方式,吸引優質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機構入駐,形成優質產業集聚,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業態的人力資源服務,力爭建園1年內,入駐人力資源服務和其他配套服務企業達到20家以上,營業收入(含代收代付)達5000 萬元以上。
第六件大事,開展第二批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勞務品牌評選推薦工作。2024年,市局將組織開展第二批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評審認定工作,計劃認定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5個,發放3萬元的一次性補助資金,各縣(市、區)要積極發現和培育一批真正的能工巧匠和技術能手,選樹技能大師,引領更多勞動者學本領、提技能。實施勞務品牌“一縣一品牌,縣縣全覆蓋”工程,呂梁山護工、石樓福海廚工、嵐縣土豆宴廚師、汾陽筵席廚師4個省級勞務品牌,要在品牌化運營上持續發力,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人就業增收。嵐縣面塑制作、石樓物業工、臨縣青塘粽子工、離石縫紉工、興縣晉綏風味5個市級勞務品牌要進一步創新模式,探索完善技能人才“培訓、就業、增收”一體化服務體系,積極做好省級勞務品牌申報工作。柳林碗托工、方山裝潢工、中陽耳農工、孝義皮影、文水葫蘆、交城傳統堆綾藝術、交口菇農等品牌要迅速開展市級、縣級勞務品牌的培育認定工作,確保年內實現勞務品牌縣縣全覆蓋。
第七件大事,持續實施全域、全員、全險種參保擴面行動。推進煤礦、非煤礦山企業全面參保,調研摸排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參保情況,積極引導其參保。落實基層快遞網點、工程建設項目可優先參加工傷保險政策,加強勞務派遣單位參保管理。持續開展社保政策宣傳解讀系列活動。全面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鞏固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省級統籌改革成果。按照社保費征收模式改革要求,做好社保費征收核定職責劃轉移交銜接工作,會同稅務部門合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鞏固企業年金擴面成果,沒有建立企業年金單位的交口縣、石樓縣和嵐縣年內要破零,其他縣(市、區)要逐步實現從建立單位數量向參加人數的轉變。今年,國家和省還將對推開個人養老金工作作出部署,我們要抓好落實。落實好就業社保服務“社區村村全覆蓋”行動部署,在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建立就業社保服務網點,打通經辦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第八件大事,時刻緊抓社?;鸢踩ぷ?/span>。繼續推進社?;痨柟烫嵘袆?,今年5月省人社廳將組織驗收“深化整改階段”各項工作,市縣兩級行政、經辦各相關部門要根據任務分工進行查漏補缺,做好迎檢準備工作,6月開始啟動實施“強基固本階段任務”。深刻汲取汾陽市、興縣社?;鸢讣逃?,扎實細致不走過場開展警示教育,做到關鍵崗位干部、臨聘人員全覆蓋。全面從嚴核查疑點數據,落實疑點數據核查回避制度。強化社?;饍炔靠刂企w系,特別是在參保登記、待遇核定撥付等社保經辦環節,嚴格落實內部控制各項制度,在關鍵環節引入公開公示、專家評審、信息交換、會議把關、集體研究等方式,構建相互制衡的監督管理體系,全面筑牢社?;鸢踩谰€。
第九件大事,做好事業單位人員崗位設置和工資落實追蹤監管工作。建立健全崗位常態化管理機制,根據事業單位崗位實際情況,督促各部門各單位及時調整和優化事業人員崗位設置,形成常態化、動態化管理模式。壓實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主體職責,制定具體崗位競聘辦法,確保崗位設置科學合理、競聘制度有效執行,崗位聘用公平公正。做好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準備工作,完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加強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管理,針對性提出措施,促進績效工資的激勵導向作用,調動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積極性。全面加強縣(市、區)工資政策落實動態監督,確保工資政策落實到位。
第十件大事,做好勞動領域信訪化解工作。貫徹新時代“浦江經驗”和“楓橋經驗,堅持預防為主、超前化解矛盾的工作方針,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各項工作機制。對可能發生群體性事件的敏感信息,特別是有群體性事件苗頭的信息進行全面評估和預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和早處置,力爭將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切實做到防范在先、化解在早、處置在小。深化裁審銜接,加強裁訴聯動處置,完善法院與仲裁機構的常態化溝通機制,統一裁審理念、思路和裁審標準,在勞動人事爭議源頭防范、共同推進信息共享、維護勞動者權益等方面努力,協同提升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質效。加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隊伍建設,提升調解仲裁業務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