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呂梁市文化和旅游局 更新時間:2024-03-14
(一)大力繁榮文化事業
1.抓好文藝精品創作展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組織新創一批優秀作品,挖掘整理、復排提升一批傳統(保留)劇目,重點創作推出臨縣道情戲《大河清清》、交響道情《母親河畔》,完成紀錄片《歷史文化名人——劉薩訶》的拍攝制作工作,繼續提升舞劇《呂梁英雄傳》《劉胡蘭》《打金枝》等優秀劇目。
2.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推動市文化館建成投用,督促縣級“三館一院”加快建設進度,探索推動建立“城市書屋”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積極推進公共文化云建設,配合指導做好鄉鎮文化站評估定級工作。
3.扎實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深入實施“五個一批”群眾文化惠民工程,開展“歡樂中國年 地道山西味”“消夏晚會”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免費送戲下鄉1045場;培育鄉村群眾文藝隊伍(文藝小分隊)233個,完成演出6990場;挖掘鄉土文化能人藝人219個,完成演出2628場;培養鄉村文化帶頭人311個,完成演出3732場。
4.持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加大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四級名錄體系建設,評定第十三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與第八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呂梁市非遺數字博物館建成上線;繼續舉辦非遺博覽會暨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呂梁片區)成果展,利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與傳統節慶,開展一系列展示展演活動;促進非遺項目與特色景區、特色村鎮、特色街區等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滿足游客需求、具有鮮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旅游線路;做好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磧口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驗收工作。
(二)培育壯大文化旅游產業
1.開展旅游資源普查工作。按照全省旅游資源普查工作部署要求,今年啟動開展旅游資源普查工作,全面梳理我市具有旅游價值的資源,實現旅游資源的應普盡普、應查盡查。
2.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步伐。牢固樹立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快A級景區/度假區提質升級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進度的通知》要求開展創建工作,力爭2024年新創建成功一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3.推動景區提質升級。督促指導有條件的景區積極創建A級景區,新創建一批3A級以上旅游景區,進一步豐富我市的旅游供給體系。繼續開展A級景區明察暗訪和復核檢查工作,促進景區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4.全力抓好項目建設。按照“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要求,2024年文化旅游領域計劃建設重大項目27個,總投資308.77億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專業運營管理團隊,促進各類要素向文旅產業集聚。全力抓好山西杏花村酒文旅、孝義曹溪河文旅康養基礎設施建設、信義文旅綜合體、孝義杏野砂器文化產業園等億元以上標志性、牽引性項目。
5.培育新型文旅業態。創新推動“文旅+”,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等,延伸產業鏈,催生新業態,繼續創建一批旅游休閑街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文旅康養示范區,激發消費潛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6.加大旅游宣傳力度。采取“線上線下”聯動的宣傳方式,繼續開展“走出去”宣傳推介活動,吸引客源來呂觀光旅游,進一步擴大“汾酒故鄉、英雄呂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7.推動重點景區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磧口景區和北武當山景區理順管理體制機制,解決景區多頭管理、權責分離、運轉不活等問題,進一步激發景區發展活力。
(三)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傳承
1.加強地上、地下文物保護。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落實普查經費,成立普查隊伍,以縣域為基本單元全面開展調查。利用政府一般債券開展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落實基本建設用地考古前置工作,優化基本建設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工作流程。大力推動文明守望工程,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低級別文物保護、特色博物館創設中。圍繞“保護、利用、研究、展示”,不斷加強國寶級文物保護力度,切實做好國寶級文物活化利用和價值闡釋?!?/span>
2.加強博物館建設。繼續實施呂梁漢畫像石博物館重新陳列布展建設項目,督促指導汾陽、交口、方山、中陽等縣級博物館加快新建改建項目進度。
(四)做好廣電宣傳管理工作
1.實施“呂梁市區全民免費收看有線電視”民生實事。按照“因地制宜、分布實施”原則,利用三年時間完成全市區有線電視全覆蓋,2024年計劃完成3萬戶有線電視全覆蓋工程。
2.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呂梁市市級應急廣播平臺建設和呂梁市高山轉播臺站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