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呂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更新時間:2022-06-15
呂市監發〔2022〕111號
呂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關于持續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的通知
各縣(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根據省局等5部門關于聯合印發《山西省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方案(2020-2022)》的通知(晉市監發〔2021〕9號),結合漠視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行動,2020年以來,我市對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開展了持續不斷的整治,農村食品安全形勢明顯好轉。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整治成果,進一步加強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整治目標
堅持標本兼治,在鞏固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整治要求,以“優化營商環境、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為主攻方向和發力靶點,認真查找、梳理食品安全薄弱環節、風險隱患,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加大違法違規案件查處力度,有效遏制假冒偽劣食品在農村地區的蔓延,努力提升農村食品安全總體水平。
二、整治時間
整治時間:5月-11月。
三、整治要求
(一)開展農村食品市場大排查。各縣(市、區)局要按照“同步推進、邊梳理、邊整治”原則,結合實際,制定整治方案,全面梳理轄區內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安全薄弱環節、風險隱患,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重點區域、重點對象、重點品種開展全面清理整治,建立問題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
(二)逐步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一是整治主體資質,督促生產經營者合法有效、亮證經營;二是整治場所環境,確保布局合理、衛生整潔、防蠅、防鼠、防塵等防護設施到位,食品隔墻離地、食品與非食品分開擺放;三是整治生產經營過程,確保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加強生產經營過程管理,強化進貨查驗、原料控制、食品添加劑使用、貯存運輸、標簽標識、出廠檢驗、銷售等環節管理;四是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制度,在采購食品時,要向供貨商索取相關資質及相關批次食品檢驗報告、購貨票等資料,確保食品質量。五是加強源頭治理,以鄉鎮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為重點,加強對農村食品集散地源頭監管。
(三)強化風險排查。要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為對象,以“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日為重點時段;以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地方特色食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食品為重點品種;以食品批發市場、農村學校及校園周邊,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小經營店、小攤點(簡稱“三小”)等為重點區域,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檢力度,增強日常監管的針對性和靶向性,強化對不合格食品的核查處置和隱患排查。重點打擊生產經營添加非食用物質、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宣傳特殊功能的普通食品;“三無”、“山寨”、商標侵權、劣質、過期食品;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品、未經山西進口冷凍冷藏肉品總倉監管的進口肉品水產品等違法行為。加強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防范食物中毒事故。加快推進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進一步完善農村食品風險隱患清單。完善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四)強化懲戒震懾,長效制本。一是加大對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案件查處和處罰力度,嚴格懲處屢教不改的,積極發揮懲戒震懾作用。二是建立完善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常態化工作機制,完善農村食品市場體系建設,健全監管體系、追溯體系,引導正規渠道配送優質產品進鄉村,推進農村食品經營店規范建設。
(五)全面提升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一是加強流通渠道管理,改善農村食品流通模式,充分發揮連鎖店、專賣店、大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優勢,發展食品配送業務。二是創新工作方式,探索村委會協助鄉政府開展農村食品治理工作方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暢通投訴舉報途徑,引導和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整治行動,形成全民共治機制。三是加強宣傳培訓,廣泛采取農村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培訓,不斷提高農村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水平和防范維權意識。
(六)采取多種方式開展督查檢查。市局將采取明察暗訪、飛行檢查、督查、交叉檢查等多種方式對各縣整治情況進行督導評議。
(七)信息及時報送。整治情況按月上報,當月整治情況及報表,由各縣于每月24日報市局對口科室,由對口科室報食品流通科,6月24日報前半年工作總結。在整治工作結束后,各縣要將整治工作總結、報表、案件處理等情況于11月24日報市局食品流通科,并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形成后續監管的長效機制。
相關科室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流通科聯系人: 劉偉鵬
電話:8296837
郵箱: llgshtk@126.com
餐飲科聯系人: 薛美林
電話:8296839
郵箱:llsyjcyk@163.com
生產科聯系人: 高鋒
電話:8296853
郵箱:llspscjg@163.com
抽檢科聯系人: 趙海軍
電話:8296842
郵箱:llsscjcjk@163.com
呂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2年4月28日
(此件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