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呂梁日報 更新時間:2023-01-03 10:02:08
2022年12月30日上午,中國農科院作科所興縣雜糧產業合作項目2022年工作總結暨2023年工作部署會議通過視頻形式召開。本次會議對推動興縣雜糧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雙方開拓創新,務實合作,助力興縣雜糧產業取得豐碩成果,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過去一年,興縣與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密切協作、攜手共建,所地合作實現良好開局。雜糧增產幅度明顯,篩選出2個谷子品種、2個豆類品種、2個蕎麥品種和5個高粱品種。注冊完成雜糧研究院,興縣由雜糧生產大縣向種業大縣轉變?!吧轿麟s糧之鄉”“雜糧美食之鄉”授牌,雜糧全產業鏈被央視農業頻道專題報道。雜糧種植面積突破40萬畝,雜糧產業鏈產值達到10.24億元,雜糧收入占農民種糧收入的83%,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
據了解,雙方圍繞各自優勢為興縣雜糧產業的新發展作出規劃部署。中科院整合優勢科研資源,攻關核心種源技術,提升創新體系效能,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大人力投入、優化物力配置、強化財力保障,全力拓展雜糧產業合作項目的深度與廣度。興縣將進一步健全“科技支撐+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雜糧產業發展模式,聚焦雜糧全產業鏈,堅持富縣富村富民結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持續做好“興縣小雜糧”這篇“大文章”。一要優化雜糧基地。擴建5000畝雜糧種業基地,對谷子、高粱、豆類、蕎麥等優選品種全面開展示范試驗和適應性試驗種植。創建綠色有機雜糧基地20萬畝,其中綠色有機谷子基地15萬畝、綠色高粱基地4萬畝、綠色豆類基地1萬畝,為全縣推廣種植雜糧優選品種奠定基礎。二要強化科研力量。全面推動晉綏雜糧研究院高效運行,進一步充實設施設備,加強專業技術團隊的建設和管理,確保各項科研活動順利開展。全力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重點開展雜糧產業戰略決策咨詢、聯合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育和學術交流研討等工作。三要打造“農業硅谷”。重點推進現代雜糧產業示范園區建設,編制規劃以小雜糧種業培育、生產加工、市場銷售、農旅融合的全產業鏈。積極籌建晉綏雜糧博物館、晉綏雜糧文化產業園、晉綏雜糧特色小鎮和雜糧交易市場,打造要素集聚、功能健全、裝備先進、綠色高效的“農業硅谷”。
接下來,雙方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整合科研優勢資源,攻關核心種源技術,提升創新體系效能,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大人力投入、優化物力配置、強化財力保障,全力拓展雜糧產業合作項目的深度與廣度,助力鄉村振興?!?/p>